厚積薄發 新能源汽車板塊有望站上風口
隨著目錄車型、地補方案的陸續出臺,產業政策出現重大突破,在多重利好因素催化之下,新能源汽車產業近期表現得十分亮眼。
6月14日,新能源汽車板塊出現集體性上漲:中通客車、騰龍股份、亞星客車、萬里揚、億利達漲幅均超過5%,科泰電源、德爾未來兩家鋰電概念股漲停。
政策利好不斷 新能源汽車股逐漸活躍
受到新能源推廣目錄重申因素的影響,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在前4月份僅為9.02萬輛,同比下滑0.2%,銷量表現不佳。
可是就在近期,工信部6月2日發布了《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2017年第5批)》,共包括92戶企業309個車型,2017年以來迄今共發布5批推薦車型目錄,涵蓋155戶企業1782個車型。從6月12日公布的5月份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的數據來看,5月份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5.1萬輛和4.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了38.2%和28.4%,這是今年以來最快的月度增速。由此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車的產銷在逐步走強,新能源汽車市場出現了明顯的回暖跡象。
伴隨推廣目錄的日趨完善,再加之政策的不斷落地,新能源汽車有望進入發力期。本周一(6月12日),國家發改委發布了《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完善汽車投資項目管理的意見》,該意見包含了推動汽車產業結構調整、完整汽車投資項目管理、加強汽車產能檢測預警等方面。該意見還提到,《汽車產業發展政策》對新建中外合資轎車企業投資項目核準和中外合資企業數目的規定僅適用于傳統燃油汽車,新建中外合資純電動乘用車企業投資項目按照《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管理規定》辦理核準。
這就意味著,政策對該類車型準入也大幅度放開??梢灶A見,未來將越來越多外資企業效仿大眾汽車和江淮汽車的合資形式,新建新的純電動乘用車合資企業。與此同時,意見鼓勵汽車企業之間在資本、技術和產能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聯合研發產品,共同組織生產。
渤海證券鄭連聲指出,該意見是對2004年頒布的《汽車產業發展政策》的進一步完善,目的在于規范汽車行業發展,優化產能結構并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發展,加快建設汽車強國。在此基礎上,技術實力弱的企業有望被淘汰,而自主創新能力強的企業有望進一步崛起,推薦行業龍頭和自主品牌業務發展較快的企業以及新能源汽車龍頭,如長城汽車、上汽集團、廣汽集團、比亞迪、宇通客車,建議繼續關注汽車行業國改的投資機會。
積分制度將落地 碳酸鋰板塊或成投資熱點
有分析師認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大漲總體可能是由于三大因素共振:首先是5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向好,略超預期;積分制度征求意見稿推出,打消了之前部分市場認為預期的積分制度推出延期的可能,化解了一個利空;發改委、工信部要求嚴控新增傳統燃油車產能。
6月1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對在中國境內傳統能源乘用車年產量或進口量大于5萬輛的乘用車企業設定新能源汽車積分的年度比例要求,同時對傳統汽車的平均燃料消耗量進行規定,同樣實行積分制管理,申萬宏源認為新能源汽車行業產銷持續向好的預期將快速建立并達到巔峰,有助于碳酸鋰板塊估值的提升。
東吳證券認為新能源乘用車純電動,高能量密度趨勢已定。大趨勢上,國家補貼政策必然逐步退出。車企的內生動力將作為主要推動力,積分和傳統燃料消耗量限值掛鉤可以鼓勵產業的健康發展,利好綁定龍頭的鋰電設備商。東吳證券建議關注先導智能、贏合科技、東方精工、科恒股份。
行業龍頭被機構密集看好
多家機構在研報中都表示,伴隨著免購置稅目錄的繼續推出以及地方補貼的逐步落地,這些都會形成良好的政策組合效果,對此看好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
對此,太平洋證券認為5月份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量為38119輛,1-5月份新能源乘用車累計批發量為116850輛,表現十分靚麗,建議關注江淮汽車。
國元證券認為,從企業角度出發,江淮與大眾在柏林簽訂合資公司且主要研發生產新能源車型,推薦江淮汽車,同時在整車領域則推薦行業龍頭上汽集團。
具體說來,江淮汽車在今年的6月份與大眾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在德國柏林簽訂了《合資合同》,雙方擬共同出資成立江淮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合資公司將研發、制造新能源汽車和新能源汽車相關核心部件,合資公司投資為60億人民幣,將設立新品牌,目標是實現年產量36萬輛規模產能,江淮有望進入新時代。
至于上汽集團,國信汽車梁超認為,上汽集團5月單月實現銷量50.03萬輛,同比增長7.36%,1-5月累計實現銷量265.75萬輛,同比增長4.34%。上汽集團新能源汽車積累深厚,2016 年公司新能源整車銷量為 2.47 萬輛,同比增長 89.74%。